宇文网 > 百科 > 国际 > 非物质文化遗产:广东粤剧文化

非物质文化遗产:广东粤剧文化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04:35:39

  在全国所有地方剧种户,粤剧是最先到国外演出,并发展到国外的。新加坡素有“粤剧第二故乡”之称。粤剧,又称“广东大戏”或者“广府戏”,汉族传统戏曲之一,源自南戏,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。那么,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广东文化吧。

  粤剧初称“广东梆黄”,又称“广东梆子”、“广府大戏”等,是广东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流行于我国广东、广西、台湾和港澳,在境外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,都有粤剧的演出,为我国南方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剧种。

  粤剧产生于广东,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代中叶。此时,海盐腔已传入广东,并有江浙一带的戏班来此演出。明清时期,有诸多的外地班社来到广东,有海盐腔、弋阳腔、昆腔、梆子、徽调、汉调等。受这些外来声腔的影响粤剧中有着明显的弋阳腔和昆腔的成分。

  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,孕育于本地班。据史载,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,在佛山、广州,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。经过不断发展,逐渐形成了广东化了的江西弋阳腔、江浙昆腔演唱梆黄为主体的剧种,这一剧种实际上是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、龙舟、木鱼、粤讴、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。

  直至清末民初,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、中外唱腔音乐,以广州话演唱,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——粤剧。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,又具有轻快流畅、新款善变的个性,享有“南国红豆”的美誉。

  清道光年间,广州的戏班分为“本地班”与“外江班”两种,本地班多演梆子腔,“外江班”则演徽班戏。到了清咸丰年间,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自封为王,因此清政府禁绝粤剧15年。这15年中,粤剧艺人只得搭班加入汉剧和徽剧的戏班中,也有挂着京剧等其他剧种名头进行演出的。如此一来,粤剧中的梆子腔和二簧腔开始合流,甚至二簧的成分超过了梆子。

  曲牌有牌子和小曲两类。牌子多数吸取于昆曲和弋阳诸腔中,以及广东民间礼仪牌子乐曲;小曲有戏曲的过场音乐、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,其乐曲有:柳青娘、梳妆台、卖杂货、旱天雷、孔雀开屏、红绣鞋、百花亭、孟姜女、玉美人、送情郎等,还有新创的曲子:恨填胸、寻针、催归、戏妲己等。牌子和小曲的传统曲子多数为器乐曲,有着较为固定的旋律。

  粤剧的唱词通俗易懂,音乐上在“梆簧”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,唱法上改“假声”为“平喉”(真声),并经反复实践,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。

  在农村活动的“过山班”保留着早期粗犷、质朴的特点,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、筋斗、甩发、髯口等方面的绝招。武打以“南派武功”为基础,包括刚颈有力的靶子、手挢、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。角色登场后,男常“小跳”女多“拗腰”的表演,亦颇罕见。

  舞台美术风格近乎写意。布景简单,剧中规定情境,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,程式不能表明时,就用牌子写上“河边”、“高山”等文字说明。

  在城市演出的“省港大班”吸收了话剧、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,在反映当代生活,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。剧目以生旦戏为多,重唱轻做,文戏多于武戏,但也从生活中提炼、创造了一些新的表演程式,并从电影、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,形成自由灵活、通俗而细腻、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