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文网 > 教案教学 > 教学设计 > 课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

课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返回课文

更新时间:2024-04-28 04:29:17

科目

语文

主备人


年级

时间

课题

我用残损的手掌

课时

教学目标

1.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。

2.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,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。

3.感情背诵本诗。

教材分析

教学重点

感情诵读,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,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。

教学难点

1.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。

2.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

感情诵读,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,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。

教法提示

1.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。

2. 联想想象欣赏法 引领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。

3.研讨点拨法 用于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,深层把握诗歌主题。

教学过程设计(含作业安排)

一、导入

同学们,提及戴望舒,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.撑着油纸伞,“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”,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,以“雨巷诗人”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“雨巷”中的“油纸伞”,而在“狱中题壁”,并且“用我残损的手掌,摸索这广大的土地”。放声歌唱“永恒的中国”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——《我用残损的手掌》。(板书文题、作者)

二、作者简介:

戴望舒(1905~1950),原名戴梦鸥。生于杭州。1923年秋

入上海大学中文系。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,做宣传工作。1931

年加入中国左联。1942年,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,被日本宪兵逮捕。在狱中,他受尽折磨,但始终没有屈服。《我用残损的手掌》就是那个时候写的。这首诗,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。其代表诗作还有《雨巷》、《我的记忆》,其中《雨巷》一诗脍炙人口,诗人也因此获得了“雨巷诗人”的桂冠。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,是象征派现代诗人。

三、诵读,把握诗歌节奏,整体感知诗意

1.学生默读全诗。掌握下列字词。

锦幛(zhàng) 荇藻(xìng zǎo) 蓬蒿(Péng hāo)

憔悴(qiáo cuì):形容人瘦弱,面色不好看。

蝼蚁(lóu yī):“蝼蛄和蚂蚁,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,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。

2、听朗诵录音,把握诗歌节奏。

四、探究下列问题

1、“我用残损的手掌/摸索这广大的土地”,诗歌以这两行开头,有什么作用?

明确:

⑴ 统摄全诗。这两句为实写,确立了“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土地”这一中心意象,从而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。

⑵ 为抒情定调。对敌人的痛恨,对祖国的炽爱。

2、诗人用“残损的手掌”“摸索”到了什么?

明确:

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、变成灰烬、充满血和泥的土地;一部分是温暖明朗、蓬勃生春、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。

3、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?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?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?

明确:

残损、冷、彻骨、寂寞、憔悴、阴暗…… (消极的、冷色调的)

新生、辽远、温暖、明亮、坚固、蓬勃、永恒……(积极的、暖色调的)

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。

4、诗人在“摸索”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,请举例说明。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?

明确:

视觉:“春天,堤上繁花如锦幛”

嗅觉: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”

触觉:“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”“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”“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,像恋人的柔发,婴孩手中乳”

味觉: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……

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切肤的沦亡之痛。

5、“辽远的一角”是指什么?

指敌后人民的抗日根据地,没有被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。

6、读“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,像恋人的柔发,婴孩手中乳”一句,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“我用残损的手掌”,有什么作用?“恋人的柔发”“婴孩手中乳”这两个意象选用得恰如其分,你认为好在哪里?

强调。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“我”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。

两个意象使人对解放区倍感亲切。

7、“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,/蝼蚁一样死……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?起了什么作用?

比喻。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——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、诞生“永恒的中国”的地方。

8、再朗读诗歌,看看在押韵方式上有什么“与众不同”?

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,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。押韵方式灵活,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,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。

五、总结

同学们,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,“用残损的手掌”摸索广大的土地,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。恰是这一片丹心,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。

板书设计:

教学后记: